培训师与咨询师
与传统培训师的区别
揭开中国培训讲师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一、中国企业管理培训领域的培训师(教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1.学院派:传统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一般会跟随自己的导师做过一些项目,毕业后就挑起了管理教学的大梁,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在企业工作过,更不要说做过管理岗位。有些资深的讲师、教授、副教授,经过出国深造或者做过某些大学的访问学者,回来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资深的管理学教授,也有的在企业里做过顾问,或者独立董事,参加过几次企业的董事会,然后就变成了资深的管理类教授。甚至冠以实战派教授的头衔在各大MBA、EMBA和各类总裁班授课。这类的讲师、副教授或教授,普遍的特点就是理论功底相对比较扎实,但在实践和应用上却不知其所以然,与真正的管理是脱节的,故被江湖人士称为学院派,授课形式多数是属于纸上谈兵式的说教。当然,也会有部分讲师在企业有过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也被某些大学聘为教授,但这一部分人的理论功底相对薄弱,实战经验也不一定很丰富,因此可能更具有局限性。
2.大牌教授:学院派中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很多也会被称为学术或某专业的泰斗。当然,也有一部分完全是被包装出来的,这一部分的教授多以宏观的内容讲授为主,大部分就是以两、三小时的讲座形式授课,授课内容基本以故事型的精彩案例(已经发生的)为主,讲起来是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至于系统的理论已经不会再讲了。
3.大牌讲师:这种讲师及下面所介绍的各类讲师统称为非学院派的实战类讲师(多数的实为江湖人士)。这类人中的大多数都是花费了巨额的学费,到处去听课,到处去拜师,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和包装而成为某名师的。这类的培训师不能被称为教授,他们的授课方式多以演讲的方式体现,幽默激情而且煽动性极强。课件中在第几句话要体现出一个笑点,在几分钟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有明确的步骤和套路,很多的内容完全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的,熟练了就可以登台,不断地提升各种演讲技巧、互动技巧,而管理方面却毫无长进。这类老师的课程内容往往在听的时候现场很活跃、氛围非常好,让你非常激动。过后却是云里雾里,回去运用起来不知从何做起,甚至就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企及。
4.企业家身份的讲师:这类人多数情况是自己就在经营着企业,而且还算比较成功或很成功的类型。这类人的授课是非常受欢迎的。他们和大家交流的内容往往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非常难得,与之前的那些演讲或分享别人的案例完全不同,业内人给这种人的课程评价是接地气,但他的成功是根本不可能复制的。要知道每个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有些内容或环节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然而那块内容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这类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多数都没有理论基础,而且他的案例具有唯一性、阶段性、特定性,不具有普遍性,可能是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完成,或者仅仅是某一时代的产物。故只能被当做故事听听而已,而不能作为经营企业的借鉴,即使是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困境,能够讲出来的部分对你的帮助和借鉴意义也不大,相同的事件会因时间、环境、地点、当事人的不同,使其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都会有本质的区别。
5.经营企业失败的实战派讲师:有些人经营企业或创业失败后,就到处去学习,最后发现讲课或做培训是更好的一门生意,摇身一变从一个失败的企业经营者变成了成功的培训讲师,而且还自诩为实战派的培训师。这种人多数比较喜欢学习,领悟力也比较强,只要能拿到课件,什么课都能讲,而且,如果他的演讲水平有一定高度,那他的课程也会比较好卖,因为他知道听课的这些人希望听到什么内容,某种程度上能拿捏住受众群体的痛点所在,但没有真正的功底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最多也就是从理论的层面,或者是把道听途说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艺术处理过后说给别人听而已,至于最后是否能帮到他们并不重要。这种讲师的理论功底不会太厚,实战能力其实也不会因此而提高,反而多数的这种人学会了一些小能小术后,就更没有心思去经营一家实业了。
6.来自咨询行业的实战派讲师:咨询作为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辅助手段,成就了一大批的从业者,但这一类人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管理培训,甚至最基础的MBA课程都没有读过。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年轻人,因为咨询公司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只能尽量启用新人、年轻人,且只让这些人做一些基础的程式化的工作,所以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咨询师的助理或项目组成员根本没有实际的经营和管理经验。而项目的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一旦完成了项目,积累了一点经验,发现原来咨询行业这么好赚钱,那么,他随后也很快的如法炮制。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别人的交流模式、项目的路演能力等都在不断的提升。再后来,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就变成了所谓的实战派讲师。这类讲师的特点,讲授的内容比较接地气,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在某一些环节上,给人一种似乎理论能力与实战能力都很强的感觉,但绝对会避开讲授其它方面的内容,因为他们所接触的就是比较单一的领域,但自诩的能力非常强。这类人很受欢迎,阶段性的成果表现明显,但实际上对管理的全面梳理肯定是有害的(无法达到管理的总平衡,某种程度上更有揠苗助长的结果)。
7.来自非企业界的跨界实战讲师:很多非企业界(来自政府、新闻领域、金融产品或投融资类、职能机关、互联网工具类)的从业者接触过当红的企业家,或了解过企业的一些成功案例,时间一长觉得企业经营管理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事,他也觉得能讲,因为他们有先天的条件,最后包装一下成为了所谓的实战派讲师。这些人的理论功底普遍都不高,没有真正的实际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听多了自然就觉得自己懂得多了,所以就开始教别人如何经营企业,管理企业,甚至还有些人直接去指导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8.当红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HR总监或项目经理等的实战讲师:这一类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法人),也不是企业家,但社会上有专门的机构给这些人营造了一个道场,让他们到处去传授所在当红企业的管理经验。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实战派的讲师,因为讲课来的钱又多又快,远远超出自己的工资,而且还不用承担什么责任。这类人没有管理体系的综合运用能力,更不要说深厚的理论根基,他们只能把自己所在企业,可以向外公开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讲课内容,再经过一些艺术加工,然后就可以有根有据的说给受众听。所以他们的课程不会真正系统的帮到其它企业提升。小的借鉴多少会有那么一点,但要知道管理的提升或改变是需要全面考量的,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文化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更不是儿戏,但这些事情在这种培训师的眼中是非常简单的,随意就能变革的,虽然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如果企业根据他们的理念或方法做了、执行了,长远的后果一定是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自此企业的经营就会萎靡不振,甚至是一落千丈。
9.成功学领域、传销领域转型的培训师:这些人自洗脑式骗局及传销活动被定性为非法活动之后,有些当时的做宣讲的高手或行家经洗白或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培训行业的资深一份子。这类人的说服能力超强,把培训内容和体系与人性及人类的贪婪结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还把某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完美的结合到他的体系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披着合法外衣实为灰色地带的培训模式让人欲罢不能。这种培训的体系有些也很受欢迎,其洗脑的体系非常的强大,最终给到企业的帮助并不大,反而破坏力很强,多数参加培训后的企业主会变成他们的业务员。
10.其它类的讲师:那些长期跟随以上各种讲师的助理、学生或其他工作人员,也包括一些讲课的爱好者,都会想办法进入到讲师的行列。当然也有一些不知其所以然的企业经营者等被传销式的培训体系忽悠(或被骗)到讲师的行业中。因为这些人他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是那么容易赚快钱,比经营企业轻松多了,而且还能受到学生的崇拜和追随,于是就给自己冠上了实战讲师头衔,开始了自己的发财之路。这样的人,什么课程受欢迎就讲什么课,学员爱听什么就讲什么,毫无职业操守、更没有道德规范,只要学生开心了,自己和团队能赚更多的钱,让他干什么都可以,完全没有了底线。这样的培训师绝大多数都很会表演,也非常有天赋,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学生哄得把他视为“教主”,这样的老师,往往会把内容讲的有时很三俗、很解渴,有时又很哲学,一句话,就是他总能彻底的把学生玩弄于股掌之间。
二、中国目前管理培训界的讲师总体特征
1.学院派:有学历,理论功底深厚,他们讲课的水平部分还是科班出身(跟随自己的导师多年,并长时间的替导师授课),但缺乏管理的实战经验,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他们的授课及内容多为培训行业的江湖派所不齿。无形中给社会上那些江湖派的培训者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再者,学院派的研究领域比较专一,跨多个领域或多个学科的能人非常稀缺(这是当代教育体制所决定的)。
2.江湖派:多为市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士,当然也有混江湖和传销领域的高手。这类人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多少有所接触或了解,尤其是互联网如此发达,听到或看到的很多的新闻、故事,稍微再用点心,都能找到企业家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痛点。但这类人的观点和理念缺乏理论的支持,通常冠以实效、好用、赚钱快的名号,完全没有讲师应有的职业规范,甚至根本就没有职业操守。他们的眼中就是以利润为导向。他们的大部分人普遍学历不高,所以也就不看重学历,更有甚者小学都没毕业,仅凭自己的口才和演讲的感染力,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3.表现形式(我个人夸张的说法):大杂烩,相当于学员有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各种班别,但都在一个课堂上听课。而授课的老师可能只是小学或中学毕业,或是自己的知识层面还完全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所以他们对课程好坏的评判标准是只要学生爱听就是硬道理,能吸引他们、逗乐他们,让他们不断鼓掌,然后不断的掏钱给你,课程就算成功了。
三、如何去判断一个培训师所讲的内容是否对企业有帮助
1.只有理论,没办法实践,或与现实脱节,亦或无法看到真实的效果,更不要说效果立竿见影,那就是纸上谈兵。一切理论都必须能够与企业的经营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
2.有理论,但与人类的道德观念有冲突的,一定是邪的。
3.没有理论,只看结果的,只要他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左的也一定是邪的。
4.所教的理论、方法或工具不能得到正向的验证,即使符合法律规定,也只能算是一个知识点而已,不能作为行动的依据,这样的内容就不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观点从讲师的口中说出,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5.虽有一些理论基础,但不能把所有的学科融会贯通的,这就具有不确定性、片面性,不适合全面推广,大面积传授出来可能就是邪的。
6.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没有牢固的文化支撑的前提下,一些方法和策略都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目前所有的培训内容和方法,都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中可能用到的工具。如果在没有夯实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快速赚钱的工具用得越多企业倒闭的就越快。就好像建设一座大楼一样,地基还没有完全打好,就急着后面的工程,那么日后你的楼建的越高、装修越精美、功能越强大、花费的精力越多,日后一旦要出现问题,损失就越大。最后的结果还是要推倒重来,要想做的更好就必须从夯实地基开始。
7.崇洋媚外的心理作怪,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先引进西方的管理体系,导致西方管理学的理念在中国大行其道。尤其是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式教学更是充斥和全面影响着目前的管理培训体系。再加上培训师的无门槛进入(最多也就是经过TTT的培训,然后就上岗),让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和认知去理解和解读管理,表面上看似乎都有道理,殊不知,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与什么样的人学习,他的水平就是你最高的水平,你永远都超不过他。而真正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是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的。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都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基因而发展的。师者,就是能够引导企业达到其自身因素决定达到的发展最高度。运用别人的经历、经验、或是理论启发别人做到更好。但是很遗憾,这样的老师在当今的培训行业中就是凤毛麟角。
四、新一代管理领域的培训师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1.最起码应该具有管理学或工商管理博士的水平,并拥有相关的学历;
2.具有启发式教学的能力,能够因材施教;
3.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些内容可以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能够把管理学的相关体系融会贯通;
5.能引导企业家做到人生、家庭、事业三丰收;
6.引领企业走向基业长青;
7.具有服务意识,培训师的职业操守,正确的价值观。
五、哪里可以培养出新一代的培训师(教授)
智者天下(智者商学院)作为管理培训领域的资深代表,参与并见证了西方管理学的引进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是全球唯一的可培养新一代的有实战经验的培训师机构。
未来打造万亿市值的主体上市公司智者天下(智者商学院),会给到每一个培训师IPO后的100万内部股票,市值在人民币1个亿左右。那么,这些培训师只需服务好企业家和真正的赋能企业就可以了,再也不用把心思放在如何赚别人的钱和如何养家糊口上。
六、未来的企业管理培训将会是什么样子
1.由打造万亿市值的主体上市公司智者天下(智者商学院)一统江湖;
2.群雄混战的局面将一去不返;
3.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培训机构不再有任何的市场;
4.哗众取宠式、娱乐式、演讲式的培训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的舞台;
5.未来的培训一定是高品质的、专业化的、聚焦的。